1991年,他突然辞去自己的职位,开始了深入考察中华文化的历史遗迹,穿越了四万多公里,经历过无数的艰难险阻,每天闲暇之余便进行创作,即使是条件并不好,也仍然在坚持。归来后,《文化苦旅》横空出世,这本书是他抱着对中华文化虔诚的敬仰的心态,穿越了无数苦难寻找到的辉煌。这本书一出世便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,余秋雨以历史和回忆散文的方式,将传统文化展现到读者的面前,而后他又发表的《山居笔记》、《千年一叹》等作品也收到了热烈的反响。
二、作品与人品饱受非议
一时间,余秋雨的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成为了人人追捧的明星作家。所谓人红是非多,余秋雨带着他的作品出现在众人的面前,而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也受到了人们的议论。不知何时开始,在文艺界,他的形象受到众人的质疑,同行对于他倍感反感,无论是对他的作品还是对于他的人品,余秋雨在业内的口碑急转而下,这又是为什么呢?
对于余秋雨来说,他是集才华与弱点与一身的才子,才华会使他声名鹊起,站在行业的尖端,弱点会使他遭受质疑,一夜跌回谷底。很多读了余秋雨作品的读者发现,他的作品虽然文化底蕴深厚,但是字里行间运用过多的华丽辞藻,所表达的内涵却寥寥无几,文中透露出自我的优越感,与他在大众面前表现出来谦谦君子,文人风骨的形象大为不同,更是有同行讽刺他的作品是“文化口红”。
然而余秋雨的个人也被人们认为是品行不端的,自从《文化苦旅》发表后,余秋雨迅速爆红,就在此时,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和妻子李红离婚,他十分决绝地将两个女儿和妻子抛下之后,转身就与比他小十六岁的女演员马兰结了婚。他这一举动被人们所唾弃,人们说他“始乱终弃”、“品行不端”,对他的评价也是一跌再跌,余秋雨就此丧失了很多路人缘。
三、在文坛形象跌落
自此以后,余秋雨跌落文学神坛。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际,举国上下在为这天灾国难哀悼时,余秋雨发表一片《含泪劝告请愿灾民》又引起众人的一片骂声。在此文中,余秋雨从头至尾以冷漠的态度进行表达,丝毫无人情可言,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政府的谄媚。
在遭到质疑后他表示自己向灾区捐献了近百万元资金,然而在整理捐献名单时,并未见余秋雨的名字,后红十字会表示余秋雨捐助的是图书,虽然确实做出了贡献,但是在人们心中,他更像是在“诈捐”一样。
此时,这位曾经站在文学尖端的大师在人们心中已毫无形象可言,直接跌落到谷底。易中天曾评价他的作品称其毫无营养,在主持界十分有名望的梁宏达,曾在电视节目中多次评价他:此人极其虚伪!
即使是有着众多不太好的评价,但是在文学方面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,但是在2019年他的《泥步修行》出版,以此书作为封笔之作,而后就慢慢地淡出大众的视线,逐渐隐退了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